施安顿( SHI, An-Dun)男,香港资深制琴师,作品制作极精良
入选世界名人录
施安顿做了大半辈子的琴,多次入选多个版本的世界名人录。2000年,施安顿入选美国《500名巴伦》(注:巴伦的意思是:在某个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或者是某个领域里的佼佼者),同时入选这本书的人物有比尔·盖茨、克林顿等。
美国曾有一篇论文报导了28把世界质量最佳的小提琴,施安顿的“第六十七号琴”是其中一把,质量排名在世界名琴“SOIL”(斯特拉迪瓦里)之上,这是颇令施安顿自豪的事。
不信灵感的科学家
仔细阅读施安顿的生平,才知道他原先是中国科学院东北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为了学做琴,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物理和化学。因为施安顿说他不相信灵感,他认为所谓灵感其实是实践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一种量的爆发。作为一个科学家,施安顿相信只有在科学上得到合理解释的共振方法才会发出最完美的声音。
“共鸣箱的线条决定了一把琴的很多要素。”施安顿说。因为研究声音的本质就是研究振动。
施安顿说,琴身的木头振动频率决定了琴的音质。一般来说,把琴的振动频率调在340赫兹左右的频率是最佳状态。虽然现在有仪器去测量这个频率,但是他更习惯用耳朵去“听木”。“因为用耳朵听比用机器测量要快啊。又不用取机器,又不用插电。用耳朵听和用机器测量的误差大概在3—4赫兹左右。这个功夫只能是练出来的,我练了7年。”
据说这种“听木”神功是当年施安顿在东北跟伐木工人相处的时候练出来的。1989年施安顿去奥地利的时候,专门跑到阿尔卑斯山麓一个出产制造乐器木头的地方去伐木。上山的时候就拿根树枝在木头上敲敲打打,“听”中哪棵树,就让工人给锯下来。其实一棵树锯下来以后,并不是整体可用,只取中间的一截而已。
“新木头做出来的琴声音发紧。一定要是自然风干很多年的老木头,木头的纤维全部晶化了,木质才疏松,做出来的提琴声音才明亮。”
据施安顿讲,他现在做琴的木头,是他1987年从法国一个第三代的工匠手里头买回来的,自然风干了35年,现在这是一批无价之宝。大概两个立方米左右。可以做70多把琴。现在剩下的材料还够做40把小提琴。
把27片碎片还原成琴
施安顿不仅做琴,他也修琴。关于修琴还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1983年的一天,业余小提琴家周惠仁先生神情悲痛地走进来,打开手里的报纸包———里面是一把碎成了27片的小提琴。周先生说:“这是一把祖辈留下来的琴,请一定要把它修好。”
一个多月之后,施安顿把27片碎片还原成了一把提琴。而且声音比原来更好了。琴主看着失而复得的琴,自然是异常感动。
施安顿介绍说,小提琴是用一种特殊的胶贴起来的。这种胶是用鱼鳔熬出来的。 1000元的鱼鳔,只能熬出2两胶来,非常昂贵。但是只有这种胶才能粘小提琴,因为它很薄,而且干了以后不会发脆。所以,修小提琴还是比较贵的。像那把碎成27片的琴,修补它的费用比买一把还贵。越贵的琴,修的价格越高。
一般来讲,施安顿做一把琴贵的卖10万多元,便宜的也就1万多元。不了解情况的人,会认为按这个价钱,施安顿应该是个富翁了。但他却说:“手工制琴的琴师不可能'很'有钱。你算算,我做琴算快的,还要一个多月做出一把来。而且做出来卖给谁呢?我一年能够卖出4把琴,就已经很高兴啦。买琴的人大都是年轻演奏家,老一辈的人总觉得新琴不可靠,总去找古董琴。什么时候我要拿仪器当着他们的面测给他们看,看古董琴和我做出来的琴,发出来的声音频率是不是一样的。”
施安顿说,做一把小提琴,除了涉及物理、化学、数学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以及大量的计算,还须具有音乐方面广博的知识、对音乐的热爱及一定的天分。由于入行条件非常苛刻,现在手工制琴的琴师越来越少了。施安顿希望能守住这方静土,并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行,使这一行走向繁荣,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