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

ViolinWatch首页
2011年上海乐器展提琴特展
中国乐器工业“十一五”回眸

中国乐器工业“十一五”回眸

  • ViolinWatch
  • 2011-06-21 21:30:57
  • 来源:ViolinWatch
  • 作者: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和重大风险挑战面前,全国各族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战胜了汶川特大地震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一五”时期,在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使乐器行业向着“又好又快”的目标前进,经过五年的努力,中国乐器行业已经从世界第三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乐器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成为具有最大发展潜力的国际乐器市场,“中国制造”的乐器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十一五”乐器行业在曲折中发展,成效显著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乐器工业在经历“九五”、“十五”时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乐器出口大幅增长的时期后,由于受到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房地产过热、能源价格上涨等一系列外部环境影响,开始进入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迎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高潮”的战略构想,乐器产业被纳入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相关产业范畴,乐器行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乐器与音乐艺术的结合得到进一步深化而更加紧密。此后,乐器先后被列入商务部、文化部等6部委制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指导目录》和文化部《文化标准中长期发展规划》。

 

2008年,对于中国人民是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既有纪念改革开放30年和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欣喜,也有南方遭遇低温冻雨和汶川大地震的忧虑,乐器行业在这段艰难日子中,勇敢面对考验,广大乐器企业涌现出职工冒冰雪坚守岗位,领导深入一线送温暖到职工的动人场面,在汶川大地震的半个月里,乐器行业和灾区人民共患难,踊跃捐款总计530万元人民币,其中广州珠江钢琴捐款116.5万元。从3月24日圣火采集到9月20日结束的北京奥运和残奥运的180天中,乐器行业的北京星海钢琴公司、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宁波海伦钢琴公司、宜昌金宝乐器、天津津宝乐器等30余家企业参与了“迎奥运,比贡献”的100余项活动,其中包括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活动,大大拓展了乐器行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经济工作遇到困难最多的一年,从2008年底开始的世界金融危机波及中国,乐器行业各生产企业同样受到严重影响,据海关统计,2009年一季度中国乐器出口额2.28亿美元,同比下降15.97%,出口的22类产品有17类产品出口金额同比下降。这是中国乐器出口连续14年上升后,首次出现大幅下降,乐器产品出口形势面临严峻考验。面对这些困难,中国乐器行业的企业家们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战胜困难的气概,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鼓舞下,仅仅抓住文化产业出现的逆势上扬有利时机,全行业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贯彻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以出口为重点转向稳定出口和扩大内需并举,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走出了一条“乐器现代工业化发展之路”。2009年10月成功举办的中国(上海)国际展览会,彰显出世界乐器市场萧条冷落形势下的中国乐器行业“风景这边独好”。

 

   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形势和环境最为复杂的一年,世界金融危机形势缓慢复苏,中国经济率先企稳回升,中国乐器出口形势基本恢复到世界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国内乐器需求不断上升,大部分省市地区出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好势头,部分地区将乐器工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支柱,乐器行业中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乐器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个接一个,不断涌现,乐器行业形势发展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为未来“十二五”乐器工业迈上新台阶奠定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国乐器行业外部环境与内部产业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音乐文化与乐器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进一步重视,各种有利于乐器行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乐器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开展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天津津宝乐器有限公司和提琴制作师朱明江等一批乐器生产企业和个人相继获得“五一劳动奖状”和“全国劳动模范”和省市级劳动模范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继续关心和支持乐器行业发展,习近平、俞正声、李源潮、王刚等中央领导都曾前往乐器生产企业进行视察;乐器行业不断克服外部复杂环境影响,自身抗干扰的能力有了明显增强,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品牌意识、环境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都有了明显增强;乐器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国有企业基本完成了新老班子的交替,民营企业第二代接班人陆续走上前台,国际上主要跨国乐器公司以及大量外国知名乐器企业和乐器品牌进入国内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乐器生产企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国有、外资、民营三足鼎立的局面被打破,不同经济体制乐器生产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乐器市场鱼龙混杂,低价竞争的形势有了一定改善;注重乐器品牌,以诚信和良好的服务赢得消费者的经营理念已成为乐器市场的主流,乐器销售与音乐培训、文化活动推广相结合成为乐器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个乐器生产企业、乐器销售琴行与乐器消费者所共同渴望的“研发—生产—销售—培训—演出”的乐器产业链开始形成。

 

乐器行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

 

  对照2006年制定的乐器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主要发展目标一一检查,可以说,全面完成了预定目标计划,成绩喜人。

 

1.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完成。“十五”末期(2005年12月),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29家,总资产98.09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03.22亿元,实现利润4.84亿元,从业人员64341人;根据2010年10月数据,预计“十一五”末期(2010年12月),我国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317家,企业数量增加38.42%,总资产150亿元,增长52.92%,工业销售产值将达到209.82亿元,增长103%,比“十一五”规划目标提高49.87%,多增长了16.87%,实现利润10.83亿元,增长1.23倍,从业人数73210人,增长13.78%。广东省是我国乐器行业第一大省,“十一五”末乐器工业销售产值达到58.34亿元,比“十五”末期增加了105%。天津、浙江、山东、江苏等省市分别增长了65.97%、181%、145%和114%。

 

2.乐器进出口较大幅度增长。“十五”末期(2005年12月),中国乐器出口153个国家,出口额为9.23亿美元,进口额为1.27亿美元。预计“十一五”末期(2010年12月),中国乐器出口174个国家,出口额将达到15亿美元,比“十五”末期增长57.55%,年增长率超过规划的8%~10%,达到11.51%。向亚洲、南美、非洲总出口额从“十五”末期的2.95亿美元,增到到5.36亿美元,增长了81.69%,年增长率为16.33%,占中国乐器出口的比例,从31.96%增加到38.54%。从2008年起,我国已经从世界第三大乐器出口国跃升到世界第一大乐器出口国,已连续三年保持不变。在乐器进口方面,“十一五”末期,我国乐器进口额预计达到2.21亿美元,比“十五”末期增长73.98%,平均年增长率为14.79%,高于中国乐器出口增速3.28个百分点。2005年,中国乐器出口美国3.45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3.76亿美元,增长8.9%,年增长率为1.78%, 出口欧洲乐器从2005年的2.29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达到4.2.亿美元,增长83.40%,年增长率为16.68%。

 

在美国《音乐贸易》杂志每年公布的“全球乐器与音响225强”中,2005年中国内地有19家企业入围,销售收入6.04亿美元,占全球乐器与音响225强总销售收入的3.3%,居美国、日本、德国之后的第四位。2010年12月,美国《音乐贸易》杂志公布的2009年全球乐器与音响225强数据,中国内地有24家企业入围,销售收入7.45亿美元,占225强总销售收入的4.93%,五年中,中国内地进入全球225强乐器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增长23.34%,占全球225强的比例增加了1.63个百分点。

 

3.名牌战略实施情况。“十五”末期,乐器行业拥有两个中国名牌产品(珠江钢琴和星海钢琴),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珠江),省市级名牌产品及著名商标25个。到“十一五”末,乐器行业已经拥有4个中国名牌产品(珠江钢琴、星海钢琴、海伦钢琴和诺地斯卡钢琴),6个中国驰名商标(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珠江”牌乐器、山东泰山乐器有限公司的“泰山”牌铜管乐器、杭州嘉德威钢琴有限公司的“嘉德威”牌钢琴、浙江东方琴业有限公司的“奥伦多”牌钢琴配件、江阴金杯安琪乐器有限公司的“金杯”牌手风琴、江苏泰兴凤灵乐器集团的“凤灵”牌乐器)。与十一五规划目标相比,中国驰名商标从3个增加到10个,增加了1.5倍。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达到49个,增加96%,比十一五规划目标多了9个。2006年11月13日在美国举行的第17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广东提琴制作师朱明江获得小提琴金奖,其他6人分别获得不同奖励。

 

4.提高产品质量和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十一五期间,乐器行业各生产企业普遍以产品质量作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各类乐器产品质量都有不同程度提高,消费者关于产品质量的投诉率有明显下降,中国乐器出口世界各国乐器的开箱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提高,出口产品结构也由95%以上低档产品为主,逐步向中高档产品占有20-30%的比例转变。

 

标准化工作,2008年10月,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使我国乐器标准化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一五”期间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制修订乐器各级、各类标准总共46项,其中制定国家标准8项,修订3项;制定行业标准15项,修订20项。复审标龄在5年以上的行业标准49项。“十一五”期间各类标准制修订工作占全部标准的58.22%,“十一五”期间制修订的各项乐器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和质量指标,基本上不低于先进国家现行的技术标准,我国已制定的现行乐器70多项标准,经行业管理、企业、商业、院校、质检科研等部门和机构的审查,认为其各类标准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达到了国际一般水平。此外,还开展了乐器标准化体系(表)框架的构建工作。

 

5.科技进步与产品创新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乐器生产企业的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工作明显加强,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于2008年10月12日获得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称号,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和宜昌金宝钢琴有限公司分别获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称号,自2006年开始启动的中国轻工业联合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以来,江苏泰兴凤灵乐器集团公司“木材生物改性与提琴音质改良”获得轻工科技发明二等奖,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恺撒堡UH/GH系列专业用钢琴”,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的“用于电吉它的延时数字音效嵌入式系统”等4项成果获得轻工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乐器研究所“钢琴自动演奏系统”,江阴金杯安琪乐器公司的“105-64键钮形自由低音手风琴”等7项成果获轻工科技三等奖,北京星海钢琴集团公司“应用数控技术加工钢琴弦轴板孔”,天津鹦鹉乐器有限公司的“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研制高品质鹦鹉手风琴”等5项成果获得轻工科技优秀奖。

 

产品创新工作。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0年1-10月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产品产值达到10.61亿元,占乐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5.89%,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乐器专利数据,截止到2010年12月10日,发布乐器专利总数为1691项(十五期间671项),其中,发明专利357项,实用新型专利696项,外观设计专利638项,比“十五”末期增长了两倍半。

 

6.职业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乐器企业长期“口传心授,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开始向专业化、多元化发展,一种是企业内部的初中高级工培训,国有企业珠江钢琴、星海钢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等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已经纳入长效培训机制;第二种是企业委托学校代培的方式,除珠江钢琴、星海钢琴、海伦钢琴、宜昌金宝等企业建立了厂校挂钩定向培养教学模式,使企业技术人员队伍有了持久稳定的来源;第三种是大专院校开设乐器制造(包括钢琴、管乐器、民族乐器制作工艺等)专业课程,培养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乐器制作人才。目前沈阳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等院校都已正式开设定向培养乐器专业人才的专业。五年来,已经有近百名具有较高音乐理论知识的大学生参入到乐器制造的队伍中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乐器行业长期缺少专业技术人员的状况。此外,中国乐器协会组织行业内专家编写并出版发行的“钢琴调律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五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乐器协会、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举办的“2008年全国钢琴调律职业技能竞赛”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钢琴调律师队伍的发展和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五年来,钢琴调律师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委员会加强了钢琴调律师的培训和考试工作,通过考核鉴定,有3349人取得钢琴调律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其中高级技师98人,技师138人,高级技能1116人,中级技能1117人,初级技能980人。

 

7.资源节约、材料代用和环境保护政策得到了进一步贯彻和实施。 乐器工业主要原材料资源来自于木材、五金、化工、纺织品及动物皮革等。“十一五”期间,乐器行业骨干生产企业增收节支,降低成本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有的企业通过实行标准化管理、数控管理,不仅增强企业管理力度,同时也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节约了资源。在木材采购方面,有的企业在开发国内资源的同时,把采购方向转向国外,从俄罗斯、加拿大等欧洲、北美国家进购木材,减少了国内资源的过度开发。

 

蟒皮是二胡等民族乐器的主要原材料,二十世纪末国内资源已经基本消耗殆尽,而转向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十一五”时期,在国家林业局保护司的指导下,各民族乐器生产企业大量采用人工繁育蟒皮作为二胡原材料,并与海南东盛弘科技有限公司展开多项合作,使人工繁育蟒皮采用率达到90%,大大缓解了人类对野生蟒蛇的捕杀危害,野生动物得到保护,同时也使二胡原材料蟒皮的供应紧张局面得到解决。此外,2010年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制定《乐器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颁布将乐器工业有关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安全内容正式进入国家法规管理。

 

8.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加快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乐器行业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较强现代化加工手段、产业布局基本合理、产成品零配件配套完整的综合加工体系。主要生产区域也从以往集中在东南沿海,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同类别乐器主要生产区域基本形成,规模集中度初见端睨,这些重点乐器生产地区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以此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辽宁营口、河北衡水、河南开封、山东龙口、潍坊、天津静海、北京平谷、江苏扬州、泰兴、浙江宁波、湖州、余杭、湖北宜昌等。“十一五”期间,被授予乐器产业基地有三个,泰兴溪桥提琴之乡升格为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北京平谷东高村镇提琴产业基地、山东潍坊鄌郚镇“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

 

9.加强与音乐文化产业和商业市场合作。“十一五“期间,我国乐器行业加大与音乐文化事业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推广和音乐培训活动取得丰硕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一批乐器生产企业与琴行纳入到国家和省市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泰兴凤灵乐器集团、海伦钢琴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音王集团有限公司、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另外,福州和声钢琴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被授予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星海钢琴集团有限公司、海伦钢琴股份有限公司、泰兴凤灵乐器有限公司、天津市津宝乐器有限公司、武汉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河北金音乐器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授予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我国从2005年3月开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五年来,文化部先后公布了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进入名录的乐器有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玉屏箫笛制作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苏州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宏音斋笙管制作技艺、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马头琴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并公布了该项目的传承人,从此,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民族乐器行业发展纳入国家重点扶持的范围以内。

 

二是乐器企业与琴行组织大量音乐文化推广活动,举行各类形式的乐器比赛。如珠江钢琴独家赞助第四届,第五届高等院校音乐基本功比赛,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参加广州亚运会,残运会的开闭式活动。北京星海钢琴公司举行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海伦钢琴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行国际钢琴比赛,柏斯琴行举行第三届,第四届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举行北京国际古筝艺术节,参加新加坡华乐大展以及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各种音乐艺术活动等,各地琴行包括上海知音琴行、浙江天目琴行、长春乐博钢琴城、河北秦川文体乐器公司、武汉银可可琴行、青岛海韵琴行等单位也都把组织音乐会、演奏会、大师班作为一项常规工作。三是乐器行业普遍将乐器销售与音乐培训相结合,目前70%的琴行都建有艺术培训中心,积极培养音乐人才,扩大乐器消费群体,通过培训带动乐器销售取得明显成效。

 

10.加强国际间信息交流与合作。“十一五”时期,中国乐器行业与国际乐器组织及重点企业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中国乐器协会及国内各骨干乐器生产企业与国际相关乐器组织及企业普遍建立了保持经常性联系的有效机制。每年召开的德国、美国乐器展览会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乐器发展状况以及开展相互之间贸易来往的主要桥梁和平台。特别是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从2002年举办以来,“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到2010年已经成功举办九届,展览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参展商1200多个企业,参展观众近5万人(包括来自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展商以及3500位海外观众),上海乐器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显著提高。

 

回首我国乐器行业走过的五年,既是充满荆棘和挑战的五年,也是各项事业不断提升的五年,是奋进和辉煌的五年。今天,在我们即将告别“十一五”,迎来“十二五”的日子里,我们发现,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和起点,未来更大的发展和挑战在等待我们,乐器行业的更大辉煌就在眼前。